第(2/3)页 不意外则在于,这是前面埋下的种子发芽了呀。 ——众所周知,每年的电影公司,因为大项目的惨败,高管随之发生变动是非常常见的事。 严格说起来,中传媒单单是在敦煌手上,就“折”了两部投资不算小的电影,这必然是要找一个人来背锅的。 然后,负责电影发行业务的赵植厚,很不幸地被推出来当背锅侠了。 殊不知,这一切都在赵植厚的计划中,于是,早就已经准备妥当的他啪啪啪正式亮剑了! 据说他在董事会上强势地提出,中传媒如今的状况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些人僵化的立场,利用垄断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,打压敦煌这样的后起之秀所致; 他更是直接表示,他一直都不赞成这个决策,有会议记录为证;不过既然做了决策,他也毫不含糊地执行;只是方向错了,越努力就越无力; 最后他更是毫不客气地指责某些人忘了中传媒作为一家国企的责任——不单单是为了盈利,还有对行业的领导示范作用…… 一通条分缕析,有理有据的大招放出来,据说某些高管脸都绿了!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,集团内部很多人都对赵植厚表示了支持—— 说白了,如果王维和他的敦煌,只是一只小蚂蚁,其实也没什么,没有人会为了一只小蚂蚁去伸张什么正义,踩就踩了,哪怕是中立者,也不会觉得是多大点事儿。 但是,前提是对方真的是小蚂蚁。 而如果说以前大家还能把敦煌当作一两脚就能踩死的小蚂蚁,那么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电影硬碰硬,随着敦煌有损失但丝毫不损元气,而五大自身的损失也不小的时候,其实就已经有很多人觉得不对、欲言又止了。 而等到事情被公开,集团承受了公众越来越多的指责后;等到王维和敦煌的影响力,开始超越普通导演和影视公司的概念后;即使是最中立的人,都觉得公司的风向应该变了。 当蚂蚁不只是蚂蚁,而是一只能挠人的幼虎,对于地位相对超然的中传媒来说,那就不是跟风踩一脚的事情了。 所以,赵植厚一发难,支持者众。 “看样子,我们有机会多一个强力的盟友?” 沈贞仪翘了翘嘴角道。 别人不知道敦煌与赵植厚算是颇有交情,她还能不知道吗? “这个……真说不好。” 王维从惊喜中冷静下来,摇摇头道, “中传媒内部人事估计会发生变动,但赵总能不能顶上他瞄准的位置,没等到尘埃落定都说不准。” 虽然他相信赵植厚肯定经过周密的谋划、拉拢、打点之后才亮剑,但中传媒又不同于一般的传媒企业,不是说你打倒了对手就能拿到相应的位置。 一个不好,空降一个高管也不是不可能。 “对于敦煌来说总归是利好消息吧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