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毕竟,随着敦煌规模的扩大,内部也开始奉行与五大有点类似的“绿灯委员会”机制—— 即,通常情况下,一位制片人会先寻找剧本,开发成一个项目,然后经由多位制片厂高管组成的绿灯委员会审查放行。这一过程通常会经历多次,从项目开发,到剧本定稿,绿灯委员会会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多次介入。 在这个机制下,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往往是高管们,而非开发项目的制片人。 而现在,贺希和陶康作为项目的发起人,却也拥有了相当大的话语权,可见王维对他们有多欣赏。 俩人也懵逼于王维一副“你们怎么说就怎么干”的模样。 对视一眼后,由贺希回答道:“我们打算先通过漫画进行超级英雄的‘集结’,然后改编成电视动画,这样一来,就可以用相关的收视率等数据,来确定哪些情节最受欢迎。” “同时,动画版的人物和场景设计,也能为电影版的前期准备工作,节省非常多的时间……” “这个计划好,我支持!”老王眼也不眨就拍大腿同意了。 如果是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计划,他可能还会斟酌一下,现在嘛,相比于电影开发的天价投入,电视动画?毛毛雨啦! 王维想了想,却建议道:“既然如此,不如把电视动画做成3D场景,2D人物的模式。” “3D场景,2D人物?”陶康眼前一亮。 “对,其实就是一种伪3D,人物看起来依然非常平面,可整个场景却非常有立体感。”王维解释道。 王维说的,其实就是另一时空岛国动画界在3D时代的选择。 虽然,人人都知道,在那个国度,2D动画拥有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,但其对于3D时代的到来并不是无动于衷的。 3D场景,2D人物的风格,就成了日式动画的一个特点。 当然,王维现在建议采取这种模式,不是因为想要学习日式动画风格之类的原因。 纯粹是为了钱! ——比起2D绘制的场景,3D场景更像一个真实的世界。一旦搭建成功,是可以重复使用的。 特别是到了启动真人电影计划的时候。 想想吧,一个已经设计完成的数字版超英宇宙场景,会给电影的前期准备工作节省多少时间和成本? 甚至于,拍摄特效镜头的时候,这些场景都可以直接拿过来用。 别忘了,除了电影和动画,游戏也是敦煌的开发重点—— 数字版场景,同样可以直接当游戏场景使用,切切实实加快游戏开发进度。 这简直是一举多得了。 至于为什么不制作全3D模式……还是为了钱! 相比于静态的建筑和物体,动态的3D人物技术不算成熟不说,花费也更高,这有违电视动画低成本的初衷。 “但这还是比2D动画的成本高了不少吧?”老王撇了撇嘴。 “那肯定的。但是相比于后面节省的成本,这也能接受吧。”王维怼道。 好吧,这倒是没错。 前提是能有后面的计划——老王腹诽道。 “而且,我们还可以让动画工作室的新人们练手,某种程度上,也把成本压了下来。”王维摊手道。 敦煌动画工作室被挖了一部分人手,而且后面还会上更多项目,这不又招了一批新人嘛。 新人嘛,让他们上手复杂的3D电影制作,难度太高;但一部伪3D电视动画,正适合给他们练手。 这厮把各种因素都利用到了这个程度,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? 老王只是掰了掰手指:“这样一来,《玩具总动员2》、《龙猫》、《千与千寻》,再加上收购追光和制作这部电视动画,《玩具总动员》的收益基本全砸进去了,我们还是好穷!” 这下轮到陶康眼珠子都瞪出来了! 我靠,能撑得起这么多项目……一部《玩具总动员》,究竟让你们赚了多少啊!!! …… ~~~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