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前中期完成后,就到了后期渲染(将光效、材质最终表现出来),也即“经费每一秒钟都在燃烧”的阶段—— 剧组需要用两百多台电脑24小时不间断工作,完成一个画面的渲染需要45分钟到20小时不等;每周,剧组只能以完成四五分钟片段制作的速度在推进。 而这,在业内还算快的,因为剧组舍得砸钱拼设备拼技术。 ——技术的进步,这才是最令王维欣喜的。 核心的渲染技术就不用说了,为这部电影开发的渲染工具,用微博科技技术大佬江雷的话来评价——“哪怕把太平洋对岸的同行都算进来,我们的技术也是最先进的!” 除此以外,新的建模技术,网格细分技术,也给了王维不小的惊喜。 ——此前的CG特效和电子游戏中的3D模型都是用多边形绘制的,这使一些角色的表面看起来很粗糙。 但如果看敦煌《玩具总动员》中的角色,会发现角色的手,就像人类的手一样光滑——王维印象中,这是彼世的皮克斯大概到了《玩具总动员2》中才有的进步。 这些大大小小的动画技术,应用到真人电影中制作CG特效也毫无阻碍,某种意义上,这才是开发这部《玩具总动员》最大的价值。 这也是为什么,对超支一向深恶痛绝的老王同志,在追加投入时也没有太多的唧唧歪歪——这算是技术基础设施,又不是不能重复使用。 这时,顾希季的简略介绍也到了尾声,这厮一点也不吝于自夸:“……我们都说,对它的制作过程了解越多,你就越敬佩它。” “我已经说不出话了。”林永强说道,“这真是让人叹为观止,只有看到这一切,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。” ——其实王维怀疑他对于技术一点也没听懂。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认识到,他不仅在观看一部动画电影,还在参与创造动画电影的历史。 “我们要确保更多的人看到这一切,天空院线会将这部电影作为暑期档的主打影片之一,周边进驻我们的卖品部专柜也毫无问题。”林永强当机立断,给出了最好的承诺。 因为他注意到,其他的看片代表,包括商家代表,也都嗅到了商机,纷纷与敦煌的人商议合作。 “对了,你们最好要多备点货,不然我怕这部电影的周边会卖断货。”林永强还不忘提醒道。 这足以显示他对这部电影大卖有了极强的预判。 王维与顾希季对视一眼,都笑了:“这一点伱可以放心,周边产品的供应,要多少有多少。” 林永强不禁侧目。 他们敢说这种话,“要多少有多少”,可见是早就将周边的生产纳入了整体计划。 ——不然,做图纸、设计、制样、成品、上市……对于一款新玩具来说,要走完这一套流程,最少也需要几个月。 而哪怕已经看过电影,林永强也忍不住想吐槽了—— “你们这是对自己的这部电影有多大的信心啊!” …… 今天还有一更,在下午六点前吧~~~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