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对于阅片无数的影评人来说,剧情是很容易猜到的—— 主角夏洛意外穿越时空,回到了学生时代的课堂里,暴打老师,怒追女神,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,内心却越来越空虚……最后黄粱一梦,幡然醒悟。 只看了开头,这种套路就能猜出来了,毕竟电影就是套路的艺术,大部分电影都是在遵循几个套路往前发展;如果一部电影连套路都没有,那九成是失败之作。 夏洛倒也不会因为猜出了大致的情节走势,就对影片本身反感或者厌倦起来,他更看重的,是在“猜到套路”的前提下,电影还能否一直吸引他的注意力。 当然,对于喜剧而言,最重要的就是笑点能否自然地与剧情融合起来,而不是刻意制造尴尬的笑料,或者堆砌廉价的段子。 毫无疑问,这部电影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出色! 创作者们知道怎样设置笑点,让观众一直不停地笑下去——语言的,情景的,乃至视觉的,整部电影看下来笑点频出。 譬如夏洛印象最深刻的配乐《一剪梅》。 这显然是经过了改编,但不得不说,改编后的效果超好。 电影中,袁华每次受到打击,如有魔性的《一剪梅》掐点响起,最后,一看到袁华这个形象,影评人夏洛脑海里都自动响起了这段旋律,一再打断了思路。 此外,神奇的台词更是层出不穷。 “咱俩个论各的,你管我叫爸,我管你叫哥”、“马冬什么,什么冬梅,马什么梅”…… 这部影片的笑点密集到这样一个程度——只要伱敢稍微留恋上一个笑点,你就一定会错过下一个笑点。 夏洛本来还想统计一下观众哄堂大笑的次数。 这是判断喜剧片品质最好的标准——观众笑了,而且动辄大笑,最好是从头笑到尾,那这样的喜剧片,口碑和票房肯定都差不了! 不过,最后他放弃了统计,因为没有意义了。 观众都笑疯了! 整个观影过程,无数防不胜防的笑点,让观众无法自控地“哈哈哈哈”! 即使在一些很惨烈或很悲情的时刻,观众反而笑得更大声了! 夏洛就看到,当袁华在电话亭下,45度角眼含泪水仰望天空,大喊一声“不”的同时,音乐起,白雪纷飞,“雪花飘飘北风萧萧”,恶搞到了极致,笑声也达到了全场最高点。 第(2/3)页